《王阳明心学》笔记摘抄

貢獻者:毛茸茸先生 類別:简体中文 時間:2023-06-01 18:19:37 收藏數:18 評分:0
返回上页 舉報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錯字
书名:《王阳明心学》
作者:王觉仁
换言之,就是要对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始终保持了了分明的观照和觉知——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
,然后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对事物的感知是相对的,所以我们的很多常识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因此,一个人要想活
得明白,首先必须学会怀疑,其次学会独立思考,这样才不会在社会和他人灌输给我们的错误观念中稀里糊涂地过
一辈子。
因此,一个人既不需要读很多书,也不需要格很多物,只要把妨碍本心的物欲剥落干净,即便大字不识一个,也可
以在天地之间堂堂正正做一个人。
孟老夫子早就讲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
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格完善与自我实现的道路,并不在外,而就在你我的心中,就看我们敢不敢直下承担、愿不愿意真实践履了。
知”就是内在的行动,“行”就是外化的观念。
一个人在精神上成人的最重要标志,就是要意识到,他人或社会赋予我的思想和观念,只是诸多可选择的观念体
系中的一种,它是可以受到质疑和检验的。
没有任何人有资格独霸对世界的解释权,更没有权利把他的解释强加给任何人;相反,任何人都有权利通过自己的
思考和判断,选择真正对自己有益、并且对他人和社会也有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敬天,就是敬畏天理,恪守做人的道德。爱人,就是利益他人、服务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
就像乔布斯所说的:“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
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
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你不但具有“从错误中筛选正确事物”的能力,还能拥有“把真理化为实践”的勇气
在阳明和禅宗看来,你想寻求这样的本原,根本不必看破红尘,逃离俗世,也不必否定人间,追求天堂,因为真正
的修行是精神的提升和超越,不是肉体的逃离与飞升,正如一朵莲花之所以美丽,并不是因为离开污泥,而是长于
污泥而不染污泥。
那么,如何打造“心灵密室”呢?答:给自己找一段独处的时间,暂时抛开生活中的所有羁绊和牵挂,进入自己
的内心,真诚面对那个被现实遗忘已久的内在自我。然后,做一些跟心灵有关的事情,比如静坐,禅修,听一些感
动心灵的音乐,看一些启迪人心的影片,阅读智者哲人写的书,尝试着培养并加深自己对文学、艺术、美学、哲学
、心理学、宗教等人文领域和精神事物的兴趣和感悟力。久而久之,你就能给自己打造一个没有实用性、没有功利
性的平静而丰富的内在世界,从而再造一个崭新的自我,重建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当他手上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心里就只有这件事,仿佛世界上也只剩这件事。这种状态,就是儒家常讲的“敬”
,也是佛教常讲的“定”。
做你自己:别让生活变成一场秀
一个人只要懂得,无论你在这个喧闹的世界上有多少同类,也无论你走到世界的任何角落,你的内心世界都只有你
自己在感受,与你相依相伴的人也只有你自己,那么这个时候,你自然就知道要为自己负起责任了。
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禅宗的真精神是什么?答案就是三个字——“做减法”。具体而言,就是消除占有欲,打破一切功利性的思维方
式,放下对一切事物的执着(但并不是抛弃一切事物),把习惯向外看的眼睛转回来,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彻见
人人本具、不假外求的自性。如此,你便能获得一种全然的觉醒。
阳明:“老子说过,‘美色令人目盲,美声令人耳聋,美味令人口爽(“爽”非快乐之意,而是味觉败坏之意),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意思是过度的感官享受势必损害人的健康。
所谓‘克己’,就是要在心上‘做减法’,只要发觉一丝执着和占有欲在心里萌生,就要像被刀割针刺一般,非
得去了刀,拔了针,才肯罢休。这才是自己为自己负责,也才是真正的‘做减法’。
在这个世界上生活,有三条原则一定要谨记。第一,永远不要试图去掌控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你可以尽自己的
最大努力,去经营你的家庭、事业、亲情、爱情、友情等等,但千万不要把你的整个生命和全部幸福寄托在任何事
物上面,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无常”和明天哪一个会先到。在合理正当的前提下,你可以尽情去欣赏、体验、
享受这个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但要尽量淡化对任何东西的占有欲。记住,拥有外物不是罪恶,可占有欲会成为
你所有痛苦的根源。因为无论何时,你都不可能成为任何人、任何事物的主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无常”才是
君临一切的王者。第二,照破自我的幻象,认识真正的自己。跟外部世界一样,我们的内心世界同样是瞬息万变的
。一般人出于本能,很容易与自己内心的东西认同,比如念头、情绪、感觉、欲望、观念、思想等等,以为那就是
自我。其实,这些东西都是来去不定、变化无常的,并不是真实的自我。真正的我,是隐藏在这些纷纷扰扰的心理
现象背后的一种觉知之光,它可以觉知和洞察所有的心理活动,但它并不等于这些心理活动。而我们在生活中所要
做的,就是时刻保有这份觉知和洞察(息有养,瞬有存)。只要对身心内外的一切事物保持清明的觉知与如实的洞
察(此心惺惺明明),没有一息间断,你就契入了生命的真相。从而,你便能无惧于身心内外的一切无常与变化,
并且如如不动地安住在这个浮躁喧嚣的世界上。(关于“认识自己”这个话题,我们在下一节还会深入阐述。)第
三,不要苛求完美——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由于这个世界总是“无常无我”的,所以,你可以允许自己朝完美
的目标努力,但永远不要抗拒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不足与缺憾。你必须先接纳它们,然后再努力去改变。但是,无论
你的努力最终结果如何,你还是要欣然接纳。换言之,对任何事情,你都可以做最好的打算,但要随时准备接受任
何结果(甚至包括最坏的结果)。用古代大德的话说,只要是你该做的事情你都要“尽分”,但是“尽分”的同时
你还要“随缘”。当然,我的意思不是反对你追求完美,而只是希望你“慎”求完美。因为你要知道,在很多事情
上,“最好”往往是“好”的敌人。
你生活中的很多麻烦,都是因为心灵迷失,却又盲目向外追逐快乐所导致的。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所言:
“没有一种快乐本身是坏的。但是,有些可以产生快乐的事物,却带来了比快乐大许多倍的烦恼。”
为什么要让别人决定我的行为?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指出,让我们不快乐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本来与我们个人完全无关的事情,我们却要让自己对
号入座;二、对于那些不能掌控的事情,我们潜意识里老是想掌控。
他们很清楚,快乐纯粹是内心的事——能给我们制造不快乐的并非外在的事物,而是我们的观念、想法和态度,亦
即我们自己的心。反之,快乐也是。
我们是所有动物中唯一缔造了文明社会的人类,我们是地球上唯一具有道德情感的物种。然而,当我们下意识地为
自己披上坚硬的铠甲时,我们将不再能感受生命的温度;当别人的不幸无法再让我们产生疼痛,我们的不幸也将不
会有任何人感到疼痛。美国波士顿有一座纪念碑,上面镌刻着许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屠杀的犹太人的名字,
另外还刻着一个日耳曼人的名字。他叫马丁·尼莫拉,是德国的一位新教牧师,也是被关入集中营的受害者之一。
在纪念碑上,铭刻着一段他的话:起初,他们迫害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
迫害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迫害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之
后,他们迫害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就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无常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脆弱的,没有人敢断言不幸和厄运不会降临到自己
头上。所以,在别人危难的时候伸出援手,你拯救的不仅是现在的他,也有可能是未来的你自己。
即便你做过的这些小小善举都没有人表示感谢,甚至都没有人知道,但是没有关系,因为——你自己的良知知道

德兰修女是怎么说的: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即使
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当你功成名就,你会有一些虚假的
朋友,和一些真实的敌人,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取得成功;即使你是诚实和率直的,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不管
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营造;如果
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他们可能会嫉妒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快乐;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却,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即使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也许这些东西永远不够,不管怎样,把你最好的
东西给这个世界。你看,说到底,它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而绝不是你和他人之间的事。
当你越是排斥和抗拒一种东西时,这种东西就越有可能对你形成另一种意义上的束缚。
为此,富兰克林开始了一个他自称“达到完美品德的大胆而艰巨的计划”。在计划中,他列举了13项决定要培养
的美德:1.节制:食不过饱,酒不过量。2.寡言:避免无益的聊天,言必于人或于己有益。3.秩序:每件东
西应安放在一定的地方,每件日常事务应安排在一定的时间。4.决心:该做的事一定要做,做了就要坚持不懈。
5.节俭:对人或对己有益才可用钱,绝不浪费。6.勤勉:珍惜光阴,每时每刻都做有益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
的行为。7.真诚:不欺骗,有良知,为人正直,说话诚实。8.公正:不做不利于人的事,不要忘记做你应该做
的有益于人的事。9.中庸:避免极端,容忍别人给你的伤害,甚至你应认为这是你应受的。10.整洁:保持身
体、衣服和住所的整洁。11.镇静:不因小事、寻常之事、不可避免之事而慌乱。12.节欲:少行房事,除非
考虑到身体健康或者延续子嗣;切戒房事过度,伤害身体或者损害自己或他人的安宁与名誉。13.谦逊:效法耶
稣和苏格拉底。
富兰克林把自己这项一丝不苟的计划比喻成在花园中除草。他说:“就像一个人要为花园除草,他不能企图一次
就根除所有杂草,这样会超出他的能力,但是他可以每次只对付一个花坛,在拔完第一个花坛的杂草后,再动手拔
第二个。
人只要活着,就不可能真正脱离人群和社会。
把无意义接受下来,这本身就是有意义的行为”。
要提升情商,你就必须在情绪发动的时候修;要提升逆商,你就必须在逆境和挫折中修,否则就是纸上谈兵,不会
有半点儿实战功夫。
一、生气的时候要学会控制,把握一个适当的度,不要过火。二、事情一过,怒气也要随它过去,不能执着,不
要怀恨。三、生气的时候要学会从自己的立场上超拔出来,找到一个客观的、第三方的视角,这样才能让理性在场
,从而保持“此心廓然”、寂然不动的境界。
寒山问:“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答:“只是忍他、让
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帮助你实现精神转化、开启正能量、提升生命境界的人,只有你自己。
西谚云:“自助者,天助之。”禅宗说:“佛不度人,唯人自度。”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道德的价值就在于自由选择。
哲学最主要的任务不外乎两个:一、认识宇宙;二、安顿人生。
什么叫自足?自足是儒家最为看重的人格特质之一,其含义是:本自具足,不假于外,无所求,非功利。
王阳明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出于自然而然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去做事情,并不是为了追求外在的鲜花和掌声,也
不是为了炫耀自己道德高尚,而只是出于良知的召唤,出于一种与他人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的情感,做其应该做的
而已。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熱度:
文章難度:
文章質量:
說明:系統根據文章的熱度、難度、質量自動認證,已認證的文章將參與打字排名!

本文打字排名TOP20

登录后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