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笔记摘抄

貢獻者:毛茸茸先生 類別:简体中文 時間:2022-10-27 10:52:48 收藏數:48 評分:0.5
返回上页 舉報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錯字
《被讨厌的勇气》
作者:岸见一郎 / 古贺史健
译者:渠海霞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本书采用青年与哲人“对话”的形式,用一个烦恼不己的青年通过与哲人对话,了解了阿德勒思想之后整个人变得
豁然开朗这样一个故事。
世界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人生也是一样。
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
不可能与任何人共有的世界。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
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改变的第一步就是理解。
为什么那么急于得到答案呢?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
不过是对症疗法而已,没有什么价值。
你想“变成别人”吗?
即使你再想变成Y,也不可能成为Y,你不是Y。你是“你”就可以了。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是的。是你自己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问题不在于过去而在于现在。现在你了解了生活方式。如果是这样的话,接下来的行为就是你自己的责任了。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
实际上,他是想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
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
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
假若应征落选也应该去做。那样的话或许能够有所成长,或许会明白应该选择别的道路。总之,可以有所发展。
所谓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如果一直不去投稿应征,那就不会有所发展。
但那又怎样呢?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
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为什么讨厌自己?
我所能做的就是首先让其接受“现在的自己”,不管结果如何,首先让其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我们都有想要摆脱无力状态、追求进步的普遍欲求。人类史上的科学进步也是“追求优越性”的结果。
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之中,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同时,对于
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是的。我们应该摈弃自卑感,进一步向前;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步;要更加幸福。如果是这样的自卑感,
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自卑情结一词原本表示的是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跟自卑感没有关系。
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这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它是一种
自卑情结。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是的。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于是,他祖母对他说:“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那之后,他便活得轻松了一些。
不,应该会成为更加积极的“伙伴”。
我们既不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能让时针倒转。但是,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这是“现在的你”
所面临的课题。
想要获胜啊,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你似乎还没有真正理解。不是不能发怒,而是“没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
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才会说“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这其实是在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
原本主张的对错与胜负毫无关系。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这些情况都不是讨厌工作本身,而是讨厌因为工作而受到他人的批评和指责,
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我们已经几十年没见过面了,不过,我感觉我们现在再次见到,也能够像那个时候一样交往。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
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
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另一方面,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
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与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处在同一个空间里,那就根本不可能保持一种自然状态。
阿德勒说:“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青年:那么,怎么做才好呢?哲人:现阶段能说的就是不能够逃避。无论多么困难的关系都不可以选择逃避,
必须勇敢去面对。即使最终发展成用剪刀剪断,也要首先选择面对。最不可取的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
止步不前。
 
哲人:那就是,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这一事实。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自由是什么?我为什么不能获得自由?真正束缚我的究竟是什么?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你犯了一个大大的错误。其实,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而且,
请你记住,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想要取得别人认可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的期待”这一手段,这其实都是受“如果做了恰当
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这种赏罚教育的影响。但是,如果工作的主要目标成了“满足别人的期待”,那工作
就会变得相当痛苦吧。因为那样就会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
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苦恼于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总之就是把孩子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
总是只考虑孩子,而当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哲人: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
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青年:别人如何看自己,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那都是对方的课题而不是自己的
课题。先生您是这个意思吗?哲人:分离就是这么回事。你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所以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
认可。那么,人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别人的视线呢?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
课题分离。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请你想想前面那位老婆婆说的“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
己”那句话。她的话一语道破了课题分离的核心。看到你的脸的别人怎么想,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又如何能够靠它来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呢?哲人:可以构筑。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
是的。如果人际关系中有“回报思想”存在,那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这
样的想法。当然,这是一种与课题分离相悖的思想。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阿德勒说:“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没有任何理由不可以过自己喜欢的人生。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
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对得了60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这就是自我
肯定;与此相对,在诚实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这就是自我接纳。
是的。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
这就是自我接纳。
悲伤的时候尽管悲伤就可以。因为,正是想要逃避痛苦或悲伤才不敢付诸行动。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是的,是“现在”这一刹那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阿德勒所说的“人生的意义是由你自己赋予自己的”,就正是这个意思。人生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但是,你可以
赋予这样的人生以意义,而能够赋予你的人生以意义的只有你自己。
我们要像跳舞一样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
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
再送给你一句阿德勒的话:“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
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熱度:
文章難度:
文章質量:
說明:系統根據文章的熱度、難度、質量自動認證,已認證的文章將參與打字排名!

本文打字排名TOP20

登录后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