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

貢獻者:游客31907728 類別:简体中文 時間:2025-04-01 11:34:45 收藏數:306 評分:0
返回上页 舉報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錯字
小时候我爸妈总说我挑食,但我从不这么觉得。自己出来住之后,
反而觉得偶尔来我这的父母有点挑食,因为这俩人永远不吃我做的茄子、土豆和豆角。
某一天我思来想去,突然得悟“天机”——原来所谓的大人不挑食,只是不买自己不喜欢吃的菜而已。
成长是——“一场与自己的和解”
成长也是将自己重新养育。当我们脚下的世界不断延展,当我们的经历不断增加,
我们会拥有更多判断对错的能力,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
变得更强大的我们,会拥有对挫折一笑而过的勇气。
以前真的很在意别人的眼光,也很在乎自己是不是“合群”。
同学之间流行的东西我一定会去了解,即便自己并不感兴趣;网上流行的穿搭我也会学一下,
即便自己并不喜欢……
直到某一天发现,即便我跟不上朋友的话题也不会被大家疏远,就算穿陈旧的运动衣上街,
也不会被他人投以异样的眼神。发现这件事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为什么都说成长的第一步是“自我接纳”。
小时候,觉得忘记写作业是天大的事。高中的时候,觉得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是天大的事。
恋爱的时候,觉得跟喜欢的人分开是天大的事。
现在回头看,那些曾经觉得艰难的时刻,都已经成为了过去,
本以为过不去的坎儿都已经过去,“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意识到“没关系,每个人都会犯错,我先原谅自己”的那一刻,我觉得这就是“成长”吧。
关于为什么很多人长大就不爱吃零食了,DeepSeek的答案是:“成年后对零食的冷淡,
是生理需求、心理动机和社会角色转变的综合结果。”但反过来说,其实,当我们的生理状态、
心理动机和社会角色同时发生改变,也就意味着,“成长”这件事切实地发生了。
所谓成长,指的不仅仅是离开家独自生活,让不断变化的身心改变我们味蕾和喜好,
让所见所闻拔高我们对于快乐的阈值,在照顾下一代的过程中理解我们的原生家庭,
更是我们如何成为自己的过程。如何更好地成为自己,是成长这件事所有的“变化”之中,唯一恒定的部分。
有人说,成长就是不断地自我建构,如同细胞的分裂和代谢,我们在行走时会放下一些什么,
又不断得到一些什么,由此不断地形成新的自我。
我们也许不再对儿时的零食感兴趣,但我们学会了如何为自己好好做一顿饭;
小时候简单的快乐如今也许再难重现,但我们学会了通过处理困难任务获得延迟满足;
我们逐渐脱离父母投下的影子,带着前半生获得的东西更勇敢地牵起未来的手……
遇见,获得,失去,成长,释怀……成长一事,从不仅仅是“欲买桂花同载酒,
终不似,少年游”,而是“我与旧事归于尽,来年依旧迎花开”。
成长的过程,是学会解读失去,是有意识地自我养育,是进阶式的自我接纳,是一次又一次的新生。
祝每个明天的我们,都是更好的自己。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熱度:
文章難度:
文章質量:
認證文章
說明:系統根據文章的熱度、難度、質量自動認證,已認證的文章將參與打字排名!

本文打字排名TOP20

登录后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