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场,拼的是钝感力

貢獻者:— — 類別:简体中文 時間:2022-08-20 14:40:58 收藏數:65 評分:1
返回上页 舉報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錯字
听过一个故事:道衍禅师在后山散步时,看见一个小和尚用钝刀砍柴。
他问小和尚:“为什么用钝刀?”
小和尚说:“刀太锋利,无法培养我的耐性,会导致我无法悟道。”
钝刀磨练心志,钝感陶冶智慧。
可生活中,我们却时常把“敏感”放在前面:
伴侣最近有点冷淡,不会对我有什么意见吧?孩子支支吾吾,不会在学校犯什么错了吧?领导突然找我谈话,该不
会想辞退我吧?
情绪上脑,立刻做出行动,结果捅了篓子、坏了关系。
人这一生,三分之一的事情都不紧急。
保持敏感,是本能反应。
保持钝感,才是一个成年人最高级的智慧。
01、婚姻关系里,保持一点顿感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
结婚久了,伴侣的缺点越来越多,自己的忍耐值越来越低。
稍有不爽,马上发作,关系里充满了唇枪舌剑。
不如睁只眼闭只眼,反应慢半拍,给双方经营幸福的时间。
有次跟朋友一起露营,一整天下来,她使唤丈夫做这个、做那个。
丈夫嘟囔“事真多”,她一笑了之继续安排。
我问朋友:他这样说你,你都不生气吗?
朋友说:
夫妻矛盾就像打排球,球来了,不必马上做出反应,先观察一下,思考怎么下力,怎么找到最佳着力点,再使出全
力一击。
她的丈夫性格急躁,日常相处有些细节让人抓狂:
动不动就数落她“肥了”“太啰嗦”“没女人味”;
没有耐心等她化妆,总是催促“快一点”;
喜欢吐槽抱怨,加班回家就逮着她吐苦水……
朋友曾经很敏感,总是反驳、回怼、暴跳如雷,结果丈夫毫无改变,自己也怨气横生。
前段时间,她发现:
过度敏感,容易加深对方的误解,激化矛盾,导致争吵,不如没心没肺一点。
丈夫的数落、催促和吐槽,她左耳进右耳出。波澜不惊的心态慢慢感染了对方,现在,他顶多嘟囔一两句,夫妻也
几乎不再吵架了。
其实,钝感会传染。小事上糊涂一点,保全了对方的面子,对方也会礼尚往来,呵护你的心情。
即使遇上一个软硬不吃的伴侣,保持钝感,也能让自己过得更舒心。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讲过一则故事:
一名女人非婚生子,要老和尚养,说这是他的孩子,老和尚说“好”;
孩子长大后,女人把孩子抱走,说这不是他的孩子,老和尚说“好”。
有人问老和尚:这样岂不是很吃亏吗?
老和尚说:人生这场修行,得失都由天定,但拥有什么样的心态,却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
是的,我们无法左右伴侣的反应,但可以掌控自己的心情。
想要感受关爱,就别计较磕碰;想要感受和睦,就别在意争执。
正如那句话:夫妻就像在同一屋檐下躲雨的人。
谁盖的房子,谁付出更多,不重要。
重要的是:学会低头,让雨淋不进来。
02、亲子关系里,保持一点顿感
童话大王郑渊洁,讲过一件影响他一生的事:
小时候,老师布置作文“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郑渊洁剑走偏锋,写成了“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老师非常生气,要求学校开除郑渊洁。
郑渊洁战战兢兢打电话给父母,本以为会挨一顿臭骂,没想到父母笑了:“回家我们教你。”
父母的愤怒、失望慢了半拍,让他感到如释重负。他们的笑声,至今感动着他。
试想一下:如果他的父母反应敏感,责骂孩子,跟孩子说理,非要逼孩子认错,损耗了孩子的自信心……
或许,这世上就不会有一代童话大王。
有位作家曾说:长长的路,孩子要慢慢的走。
孩子要慢,父母更要慢,给孩子自我思考的时间,也给自己恢复冷静的时间。
亲子关系如同慢火熬粥,越平静耐心,越有滋有味。
知乎上,有很多人分享育儿中的“钝感时刻”:
儿子考了59分,父母哈哈大笑恭喜他“喜提人生第一个不及格”;
女儿用口红在脸上乱涂乱画,父母默默地送来擦脸毛巾。
这不是纵容,而是通过塑造温暖的家庭氛围,引导孩子自己发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考试虽然考砸了,但孩子仍有自信再接再厉;口红虽然涂坏了,但孩子因此知道口红印不好洗。
父母不急着纠正干涉,孩子才能自然而然地长大。
保持钝感,就是给孩子充分做自己的时间。
引导孩子探索自己的潜能,勇敢试错,不为犯错担惊受怕,才能陶冶出一颗自信积极的心。
03、职场关系中,保持一点顿感
综艺节目《我和我的经纪人》中,有个情节让人感慨颇深:
经纪人琪仔被网友吐槽“反应过度”:
上司打回她的报告,她崩溃大哭;
汇报时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讲话吞吞吐吐;
和明星面对面不知道该说什么,她紧张得坐立不安。
初入职场时,我们都有这样青涩敏感的时候:焦虑犯错、害怕批评、担心被同事排挤……
时间久了就会明白:迟钝一点,才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把工作做好。
博主@PAPI酱曾发过一组对比视频:
刚入职时被领导夸奖,心想:我真棒!我要继续努力!
入职10年后被领导夸奖,心想:不如给我加薪呢;
刚入职时被领导批评,心想:我太差劲了,怎么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入职10年后被领导批评,心想:不如加点预算呢。
听过一句玩笑话:这世界不属于90后,也不属于00后,属于脸皮厚。
脸皮厚的人,人际关系里懂得保持钝感,不理会那些刺痛内心的话语,也不丢失内心的乐观自信。
伤害我的,不理会;夸赞我的,不自满。
长期以往,不但生活更舒心,迅速忘掉不快乐的事,自信心也会更高。
跟人相处时不浪费过分精力,就能留给自己更多空间,有更多力量应对挑战和机遇。
04、钝感力中,藏着幸福生活的钥匙
文化学者马未都说:“人在社会上混,敏感不重要,钝感重要。
被人批评一句就寻死觅活,想太多引发连锁反应,肯定不行。
钝感一点,就没这么多事儿了。”
也许,此时此刻,你正因为他人的一两句话辗转反侧,或者因为他人的一句批评伤心不已。
人生最大的苦不是遭遇磨难,而是自讨苦吃。
真正智慧的人,舍不得把时间精力耗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因为他们知道: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无谓的事情,保持钝感,才有力气对重要的事情更加敏锐。
少一点内心戏,多一些无所谓,为自己的人生坦途,加上“钝感”这一助益。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