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还没结束,我已经戒了朋友圈

貢獻者:絮落-结冰 類別:简体中文 時間:2020-03-15 06:28:43 收藏數:110 評分:3.5
返回上页 舉報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錯字
最近的疫情看上去平稳了许多,我的心情也平和了不少。
不仅仅是因为疫情有了好转,而是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刷过朋友圈了,主要还是不想被太多的信息和情绪干扰。
过去一个月里,几乎所有人都陷入了焦虑之中,各种难辨真假的新闻和消息疯转。
我沉浸其中,每天都会刷上五六个小时,肾上腺素激增,心里跌宕起伏,恐慌,愤怒,自豪,无奈,各种情绪快速
轮动。
刷到最后,我只觉得疲惫。
世界没有因为我关注哪些信息而变得更好,也没有因为我错过哪些信息而变得更差,反而是我自己,生活失去了重
心。
我决定不看朋友圈,不刷微博,把自己从信息海洋中彻底抽离出来。
放下手机,我把家里好好打扫了两遍,读了一本买了许久却一直在书架上积灰的书,还跟着孩子一起跳绳,做平板
支撑。
当我做着这些具体的事情,解决着具体的问题时,我的内心逐渐平静,感到无比的充实。
湖北作家方方的一句让人悲凉的话前段时间很流行,她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很多人因为现实的映照而唏嘘不已。
但我必须诚恳地说,这句话除了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无力感之外,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时代从来都是尘土飞扬的,哪有什么一尘不染的地方?
我们要么奋勇躲避,要么努力清理,如果只是背着手站在原地做一些无谓的感慨,当然会灰尘满身。
还不如抛弃那些所谓的宏大命题,专注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别忘了,几个月前朋友圈刷屏的不正是“我命由
我不由天”吗?
央视的《面对面》节目报道过武汉志愿者汪勇的故事。
汪勇本来是顺丰武汉公司一名普通的快递小哥,除夕那天他正计划回家休息。
但刷手机时无意看到的一条信息彻底改变了他此后的生活——那是金银潭医院医生的求助,希望可以有顺风车送他
们回家。
汪勇决定接下这个单子,从此他成了医院的“专职司机”。
可是有用车需求的医护人员越来越多,汪勇分身乏术,于是他开始组织协调,建立起了一只志愿者车队。
随后,他发现很多医护人员没有饭吃。
汪勇又找到了一家便利店,对方愿意提供免费餐食,每天能提供盒饭15000多份。
可惜防控越来越严格,十几天后,便利店被迫关门。
汪勇没有退缩,短暂的慌乱过后,他决定直接去和有关部门沟通。
最终,便利店“死而复生”,第二天,一万五千份盒饭,又供应上了。
现在,汪勇所领导的志愿者团队,除了负责医院的吃和行,还承担着很多需求:
换眼镜片、修手机屏幕、买拖鞋、指甲钳、充电器、秋衣秋裤、生日蛋糕等等。
他们一共对接1000名医护人员,一步步成为了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后勤服务保障中心”。
2月19日,顺丰复工,汪勇接到了领导电话:
“明天来上班,你被升职为部门经理,管理四个营业网点。”
顺丰小哥汪勇,升职为部门经理。
短短二十天不到,汪勇完成了他人生中一次小小的逆袭。
然而最令我感动的是,面对每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汪勇从未气馁,始终选择迎难而上,成就了不平凡的人
生。
所以与其哀叹时代掉灰,不如在心中坚信,时代透出的一道微光,照在个人头上,也可以照亮整个生命。
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勇敢抗争,把命运掌控在自己手里的人,才更值得我们敬重和学习。
我之前曾经分享过上海“模子”丁尚彪的人生。
老丁1954年生人,他的家庭出身不好。
所以上山下乡时,他被分到了最穷的安徽淮北当知青,住在磨坊里,睡觉的周围都是驴尿。
虽然他努力在业余时间自学英语,但因为出身问题,还是被很多招生、招工机会拒绝,无法返回上海。
好不容易找到一名想调回安徽的女性和她对调,回到上海后单位领导又处处为难他,考证书不承认,妻子要换到合
资企业也不允许,还被扇了耳光。
对于老丁来说,这些生活中始终无法突破的障碍,就像一座座大山,他一次次尝试着爬上去,又一次次地从山上掉
下来。
后来老丁破釜沉舟借钱来到日本留学,没想到刚落地就发现自己的学校非常偏远,教学质量差,呆在这里根本没有
未来。
他逃离学校来到东京成了黑户,为了生存,即便语言不通,还是打了三份工,白天在工厂做基础的工作,晚上到餐
馆里刷碗,周末就去做清洁工作。
滞留日本的15年间,他一口气考了五个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从一个日本字都不认识,到最后竟然成为了一个多领
域的技术工。
不仅如此,老丁还供着女儿在美国从本科读到博士,最终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
2008年,老丁夫妇也来到美国,一家人终于在接近二十年分离后得以团圆。
今天,已经65岁的老丁还在美国的餐馆打工——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个小时,往返通勤3个小时。
回顾自己的一生,老丁说,坚持、努力、突破,是他的奋斗方式。
在他的字典里,从来没有“逃避”这个词语,好像所有令人窒息的天花板都会被层层捅破。
对他来说,抱怨命运只是在浪费时间。
只有紧盯目标,去试探、去突破、去失败、去重来,才是真的猛士。
所以,不刷朋友圈不是目的,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生活回到正轨后,要如何面对我们的生活。
在这个前所未有的超长假期里,有人每天捧着手机做键盘侠,也有人坚持健身,从一个球瘦成一道闪电;
有人刷朋友圈刷到心情低落产生了应激反应,也有人干脆钻研口罩知识,成了朋友们眼中的专家;
有人在床上一躺一天原地打转,也有人认真读书完成蜕变。
那么你呢,是选择继续在连绵不断的信息流中迷失自己,还是主动出击,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我?
我想起了《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从一个农村娃到兵王,他也说不出多有哲理的话,只是每天告诫自己:
“好好活着,做有意义的事。”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