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暴露了中国家庭最残忍的教育方式

貢獻者:游泳的鱼1980 類別:简体中文 時間:2021-09-14 09:06:41 收藏數:27 評分:1
返回上页 舉報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錯字
24岁的留学生汪佳晶,刚从国外回来。
许久没见到孩子的母亲,早早地就来到机场,准备迎接。
可没想到,那个他心心念念的孩子,一开口就是找她要钱。
他在国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也不愿意去参加勤工助学,每月的生活费不够,就开口找母亲要。
为了送孩子读书,让他出人头地,母亲早已花光了所有积蓄,这一次,母亲实在是拿不出来钱了。
没有要到钱,他就掏出两把尖刀,朝着母亲捅去,连捅9刀,刀刀致命。
好在后来抢救及时,母亲脱离了生命危险。
可汪佳晶,却因为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
被捕之后,他仍在怀疑母亲:“我就是觉得母亲是在骗我,不是没有钱。我很气愤,就一下子
爆发出来了……”
看到此处,令人唏嘘。
想起莎士比亚的一句话:
“儿女的忘恩,就像你的一只手把食物送进他一张嘴里,他一张嘴却把你的这一只手咬了下来。”
这是最不孝的子女:
一边向父母无限索取,一边又对他们毫无感激。
这也是最悲哀的父母:
一面对孩子付出全部真心,甚至倾尽所有,另一面,却又差点惨死在他的刀口之下。
李玫瑾教授曾说过:
孩子3岁你不满足他的要求,他最多就是满地打滚;
可当他15岁时,他可能会自残、自杀和你争吵;
但当他20岁时,可能会怨恨你,甚至攻击你。
从第一次哭闹撒泼,到第一次和父母发生冲突。
从最开始发生争执,到后来的辱骂动粗。
从小时候的拳脚相加,到后来的喊打喊杀。
父母在孩子尚可被管教的年纪,对他无底线地纵容,甚至允许他对自己动手动脚,等他长大后,
说不定就会对人动枪动刀。
在教育学里,也存在着一个“贝勃定律”:
你对孩子一味地付出和容忍,不但得不到预期的回报,还会让对方感到习以为常。
有时候,你付出得越多,对孩子越是纵容。
孩子不但不会心生感激,甚至还会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无情。
你现在对孩子的每一次退让和妥协,都可能成为他们变相索取的筹码。
溺爱出逆子,惯子如杀子。
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的那样:
“一切都为了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规矩和爱》中有一段话:
在没有规矩的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感恩;
在没有爱的规矩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自卑;
在没有规矩也没有爱中长大,孩子失去了敬畏;
在规矩和爱中长大,孩子学会了谦卑和自信。
只有爱,而没有规矩的家庭,养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懂事的孩子背后,站着的都是能管事的父母。
之前在网上,看到了一则“熊孩子”撒泼的视频。
一个小姑娘,想买自己喜欢的芭比娃娃,躺在商场的地上,大哭大闹。而爸爸在一旁,没有妥协,
也没有上前安慰,而是静静看着女儿。
女儿闹了三个小时,他就在旁看了三个小时。
一直到最后,他都没有松口。
这位爸爸,看似狠心的背后,其实是在给孩子树立一个原则。
当孩子提出一些无理要求时,有原则的父母绝不会因为孩子撒泼打闹而退步。
想起卢梭的一段话:
“你了解什么办法可以让你的孩子痛苦吗?那就是,让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他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越多,迟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绝他,这种意料不到的拒绝,对他的伤害,
远远大过他不曾得到过满足的伤害。”
与其一味地满足孩子,不如及时制定好规矩,让爱与规矩并行,才是一个家庭最好的教育。
孩子就如同父母手上的风筝,规矩就是风筝的线。
想要孩子飞得高,却又不迷失方向,父母就要始终牢牢拿好那条线。
有了规矩这条线,当孩子长大后飞向自己的广阔天地时,才能抵住诱惑,守住本心,在繁杂的社会里,
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熱度:
文章難度:
文章質量:
說明:系統根據文章的熱度、難度、質量自動認證,已認證的文章將參與打字排名!

本文打字排名TOP20

登录后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