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建设驶入快车道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貢獻者:码字重度上瘾者孔乙己 類別:简体中文 時間:2023-03-01 11:47:58 收藏數:475 評分:1.7
返回上页 舉報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錯字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
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
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分析人士认为,
未来数字技术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新动力、新机遇。
数字产业成为优势产业
“建设数字中国”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之一。《规划》指出,
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
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数字技术是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素。”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说,当前,数字产业已成为国内优势产业,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机遇。数据显示,2012—2021年,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多年稳居世界第二,
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
“数字经济发展质量大幅提升主要体现在几方面:一是体系化,
数字产业应成为纵向贯通、横向打通的综合产业体系;二是数字技术提升,
比如在芯片、操作系统等方面要有所突破,形成自主数字技术能力。另外,数字基础设施应有所完善,
数字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将实现优化。”盘和林说。
按“2522”整体框架进行布局
目标既定,如何落实?《规划》明确,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
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
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
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业内人士认为,
“2522”整体框架将数字中国建设路径具象化,更为通俗易懂,也让《规划》的具体要求具备可执行性,
有助于数字中国建设驶入快车道。
从数字中国的“根基”看,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要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规划》提出,
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
引导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
“通信、算力、数据市场等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具有公共属性,应该着手完善基建配套,
推动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盘和林说。
去年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批复同意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成渝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
中心国家算力枢纽节点,
“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此前,
4部门已批复同意在内蒙古自治区、贵州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四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东数西算”工程不仅能带动投资,
还将给西部带来信息技术、绿色能源等产业发展机会。
大力推动“数实融合”
正值春耕时节,田间地头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农田上方,植保无人机“嗡嗡”飞过,所经之处,
一层薄薄药雾随之洒落——借由视觉智能精准喷洒等技术,农民种田变得更加高效。
这正是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的成果。
《规划》提出,要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研究制定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同时,
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
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互联网产业、通信产业、服务器产业、芯片产业、数字软件产业等,都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盘和林说,
在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同时,还要大力推动“数实融合”,围绕精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等方面,
推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创新。
从消费端到生产端,“数实融合”趋势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利,也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新动能。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认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能够加快传统产业升级,
产生更大价值。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不同类型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将发展机遇和增长潜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和效益。
(责编:牛镛、杨光宇)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熱度:
文章難度:
文章質量:
認證文章
說明:系統根據文章的熱度、難度、質量自動認證,已認證的文章將參與打字排名!

本文打字排名TOP20